采编系统入口
期刊信息
本刊声明
编辑部公告
2022年7月,地大17名青年学生和19名教师组成长江源科考队。科考队奔赴长江源头——地处青藏高原的格拉丹东雪山开展为期10天的科学考察。
抬头望了一眼隐约可见的珠穆朗玛峰峰顶,陈晨在面罩下呼出了一口气。
她必须非常小心,山脊两侧就是万丈深渊——更何况,在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30%的“死亡地带”,哪怕只是两米落差的跌落,都会让人失去生命。
突然,“噌”的一声,靴底冰爪松动,陈晨的身体失去了平衡,开始向一边倾斜。手本能地挥出,向岩壁抓去,然而与冰面的距离仍在拉开,身体继续向一侧的悬崖跌去……直到身旁的队友猛地伸出手,一把将她拽住。
陈晨清晰地记得10多年前的那一幕。在几轮冲顶后,2012年5月19日上午8时16分,这个时年25岁的姑娘成为中国首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。
“总书记曾勉励我,勇往直前,不断攀上人生新的高峰。”回想起2013年五四青年节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自己的嘱托,陈晨至今难以忘怀,还把“中国登山精神”写成了博士毕业论文。
陈晨的成长只是一个缩影。
70年来,中国地质大学(以下简称“地大”)在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地质人才的同时,培养出6000多名登山健将,被誉为中国登山界的“黄埔军校”。
“登山之于地大,不只是一项事业,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。”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校长王焰新院士说,“扎根中国、胸怀天下、勇攀高峰、追求卓越”的攀登精神,已经成为地大人精神谱系的耀眼硬核。
为祖国勇攀珠峰
9年过去了,回忆起当初扮演陈晨的场景,姜力维心里那种“翻涌的感觉”依然很强烈:“仿佛自己也经历了磨砺和积累,攀上了一座高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