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编系统入口
期刊信息
本刊声明
编辑部公告
加快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(深阅读)
关爱儿童,就是守护未来。2022年9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《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(试行)》,明确了儿童友好空间的规划、设计、建设以及各类空间的适儿化改造等要求,提出推进“1米高度”的儿童视角设计,让广大儿童公平享有便捷、舒适、包容的设施、空间和服务。多地积极探索,加快推进适儿化改造,以“1米高度”勾画城市未来。儿童节前夕,记者赴多地采访适儿化改造等情况。
建设安全便捷的道路交通
“妈妈,我在这里!”周日下午4点,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内,兴趣课程陆续结束,小学三年级的杨语和小伙伴们走出教室时,她的母亲朱婷已经在大门口等她了。
杨语牵着母亲的手,走过一条宽约1.5米、长约100米的“儿童步行专用通道”,停在了十字路口行人等候区。
过马路时,杨语喜欢低头看看,这里的斑马线由白、蓝、黄三色组成。地上还画着一串小脚丫,“引导”她走过斑马线。过了马路回头看,杨语发现,直到全部小朋友和家长们都通过了,绿灯才结束。
杨语走过的这段路,是苏州首个儿童友好出行交通设施示范工程。
“每到周末,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就非常热闹,上兴趣班的孩子超过1500人次/天,但周边路况复杂、距离地铁站超过3公里。”苏州高新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秩序中心副主任陈传君介绍,为保护儿童出行安全,去年8月以来,苏州公安交警部门在该区域探索实践,通过设置生动醒目的限速、禁鸣提示标志,配置路口红外感应智能信号灯、立体斑马线等,打造出安全、有序的儿童友好交通出行区域。
杨语和母亲在公交站台等候不久,远处驶来一辆“一眼就能认出来”的公交车:车头上画着“红、橙、蓝、绿”四色的苏州市儿童友好标志;车顶的滚动屏幕中,同时显示着“3061路”和“儿童友好公交专线”。座椅、靠背、扶手、栏杆都是软包,杨语觉得乘坐很舒服。
曾经,活动中心附近只有公交临时支线,车辆间隔时间长。去年8月,“儿童友好公交专线”开通,实现了公交、地铁、有轨电车无缝衔接。据介绍,根据前期调研,公交专线按照活动中心上下课时间排定线路发车时刻表,最大程度匹配儿童出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