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编系统入口
期刊信息
本刊声明
编辑部公告
医保卡,用于就医或药店消费时身份确认及医保个人账户支付。然而,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老年人,先是花言巧语,再给予小恩小惠,从老人那里拿到医保卡,再频繁去医院、药店开药。
近日,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披露了一起“收—贩—销”全链条医保诈骗案。被告人通过大量借用老年人医保卡,低价购买药品转卖得利,骗取上百万元医保基金,将面临法律严惩,数十位老人也被卷入医保诈骗案件。
在此类案件中,出借医保卡的老人们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?
不法分子“借用”老年人医保卡反复开药 共骗取医保基金106万余元
据老人们反映,王某、李某二人几乎天天出现在医院附近,找年纪大的人借医保卡,频繁出入医院、药店开药。
王某、李某告诉这些老年人,可以支付一定的费用借用他们的医保卡,用医保卡开药花的钱不是个人的,老人还有额外的收益。
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徐旸彪介绍,被告人王某、李某拿着这些医保卡反复在医院开药,医保局发现了账户异常,展开调查后发现其中的违法行为。
“第一,一个人用一张卡不停地在外面开同一类药品,这是不正常的,就算是高血压之类的慢性病,吃药也是有定量的,间隔周期不能太短;第二,这张卡在一段时间里不停开各种各样的药,且在各种不同的医院,那就不正常了。”
经查,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,王某、李某等人以每次或每月200至400元不等的价格,向他人借用医保参保人的医保卡,冒用老年人的身份,以虚开的方式,低价购买药品,再转卖得利。
徐旸彪告诉记者,王某、李某收集到几十张医保卡,共计骗取医保基金106万余元。徐某某等出借医保卡的医保参保人员,骗取国家医保基金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。
徐旸彪:医保卡报销有一部分是国家支付的,还有一部分是持卡人自己支付的。我们这边认定的金额是医保基金国家支付的部分,属于损失。这100多万元都是由国家支付的医保基金的钱款。
徐旸彪介绍,案件认定过程中发现,为犯罪分子提供医保卡的共有59人,有人将家人的医保卡一并提供。其中盗刷金额最多的一张,医保消费高达二三十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