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编系统入口
期刊信息
本刊声明
编辑部公告
日前,北京市交管局再次明确,自2024年1月1日起,违规电动三、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,不得在道路、广场、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。
违规“老年代步车”禁行禁停进入倒计时,这些车辆的使用者是否做好准备?老年人的代步需求又该如何满足?智能化时代,如何让老年人出行不掉队?
路上仍有部分“老年代步车”
北京市交管局强调,目前道路上行驶的绝大多数“老年代步车”属于违规电动三、四轮车。这些未经工信部许可生产,未列入《道路机动车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》,车辆性能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、使用电力驱动用于载客或载货的三、四轮机动车,均属于清退范围。
记者近日走访发现,北京的社区小路、城市主干道上,依旧能看到“老年代步车”飞驰而过。4月20日上午,记者在东城区一家菜市场门口看到,十几辆“老年代步车”停放在菜市场入口附近。这些电动三、四轮车均未上牌照,一些车辆在后车窗张贴着“接送孩子专用”“医院接送专用”等字样。
采访中,不少老年人表示,已知晓违规“老年代步车”将被禁止上路行驶的消息。“这辆车我主要在家附近代步使用,如果出远门还是会乘坐公交地铁。”家住东城区的林大爷今年65岁,他在两年前购入一辆“老年代步车”,花费8000元左右。他表示,将更换一辆合规的电动自行车。
另一位车主武大爷则表示,他的车主要用于接送孙女上学,“从家到学校两三公里,这个距离用‘老年代步车’比汽车方便多了。”